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励水利学子传承治水精神、勇担时代使命,3月26日,水利工程学院特邀水利专家王卫东教授,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水润钱塘 绿动浙江 ——从千年治水到生态共富之路” 的专题讲座。水利学院80余名师生参会。
讲座中,王卫东教授以浙江水利史为核心线索,系统梳理了浙江治水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千塘工程”,到全面推进的“五水共治”,再到如今迈向“生态共富”的新征程。他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料和鲜活的实践案例,全方位展现了浙江人民在钱塘江治理、海塘修筑、河网整治等水利工作中的无穷智慧与伟大实践。在阐述新时代治水理念时,王教授着重解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内涵,并结合安吉余村、丽水古堰画乡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水利工程在推动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他特别强调,当代水利工作者应树立系统思维,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伟大进程中,彰显水利行业的责任与担当。
讲座最后,王教授对青年学子们寄予了殷切期望。他提出四点要求:要有家国情怀,树立矢志报国的远大志向;要有发扬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要有锤炼锲而不舍的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鼓励青年学子:“水利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大家深耕专业领域,运用科技力量守护江河安澜,以创新思维描绘生态共富的美好画卷。”
本次讲座兼具专业性与思想性,既是一堂生动的专业教育课,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政实践课。通过王教授的精彩讲授,水利学子们对浙江治水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战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投身水利事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努力成长为熟悉水情、精通业务、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水利人才,为续写浙江治水兴邦的辉煌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