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学校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这是继2015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21年荣获“浙江省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单位”称号后,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至此,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校园”两项殊荣的“双文明”高职院校。
全国文明校园是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授予各级各类学校的最高荣誉,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本届共有890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其中高职高专学校21所;我省仅4所高校获评,其中高职院校2所。
铸魂育人: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班子强、校风正、文化特、环境美、队伍优、阵地好”的建设目标,创新载体、示范引领,走出了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文明校园创建之路。构建思政教育“三大体系”。整合新时代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创新“五个思政”协同机制,依托“钱江潮”省级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8090理论宣讲团”等载体,系统构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工作体系、学习体系。深化“三全育人”改革。首创“大禹”现代学徒制学院,推行“德育导师制”育人模式;建设“大思政”教师队伍,开发系列课程思政“金课”;获省级课程思政项目20余项,思政微课等教学竞赛特等奖多项。创新“三大平台”建设。实践平台打造“我在窗口写青春”“护水迎亚运”等品牌活动;生活平台推行“7S”寝室管理模式;创新创智互动云平台、“学在同科”等智慧系统,构建学生成长大数据画像。

党建领航:筑牢文明创建根基
学校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12345”党建工作体系,深化党的建设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引领,完善落实“两个维护”制度机制,构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闭环机制,谋实党业深度融合服务中心大局,学校入选省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深化示范创优,培育全国样板支部1个、省级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7个,入选全国、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优化教育生态,纵深推进“清廉同科”建设,创新“五向廉动”,建立“七张问题清单”监督体系,入选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清廉建设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文化育人:彰显特色品牌
学校深入挖掘“伟人文化”和“治水文化”内涵,构建“2+5”校园文化建设格局。持续开展“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建成伟人文化育人成果展厅,相关成果入选省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学校与省档案馆合作打造的红色文化育人馆,已成为辐射全省大中小学的重要文化阵地;通过打造“五节二会”等精品文化活动,组建“水之声合唱团”等高水平文艺社团,开展劳动文化节、技能节等特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环境育人:打造美丽和谐校园
学校精心规划校园景观,打造了校友林、“一轴两廊”景观带、校训广场、周恩来铜像广场等十大景观;以水系为脉络,将廉洁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形成了“一轴二脉四芯六带”的清廉环境格局。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创新“线上+线下”安全教育模式,完善预警应急机制,深化校警联动合作,获评4A级平安校园。创建绿色校园。实施节水节能工程,推行智慧垃圾分类,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获评省级节水标杆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将以此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坚持“围绕育人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努力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全国文明校园典范。